安然于每一个年龄()
本文有543个文字,大小约为3KB,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惟俨和尚是唐代著名禅师。晚年住在澧州(今湖南澧县)的药山。人称药山惟俨。他与许多高僧一样。善于从眼前小事物入手。启发弟子们的悟性。 有一次。惟俨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
来自说说控粉丝张蕴紫的投稿,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安然于每一个年龄,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安然于每一个年龄(精选)
惟俨和尚是唐代著名禅师。晚年住在澧州(今湖南澧县)的药山。人称“药山惟俨”。他与许多高僧一样。善于从眼前小事物入手。启发弟子们的悟性。
有一次。惟俨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弟子道悟和云岩:“你们说。是枯萎好呢。还是向荣好?”道悟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向荣的好。”不料惟俨断然否定道:“灿烂终将归于消灭。”这一来。答案似乎已经明确。所以云岩随即转口说:“我看是枯萎的好!”谁知惟俨同样认为是错的:“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这时。正好另一位高沙弥从对面走来。惟俨便以同样的问题“面试”他。机灵的高沙弥不偏不倚地答道:“枯萎的让它枯萎。向荣的让它向荣。”惟俨这才颔首赞许道:“高沙弥说得对。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执著。这才是禅的态度。”
其实。惟俨提问的本意。不是要你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要你懂得。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灿烂也罢。枯萎也罢。都会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记得沈从文先生在《烛虚》一文中也说过:“自然极其博大。也极其残酷。战胜一切。孕育众生。蝼蚁蚍蜉。传人巨匠。一样在它的怀抱中。和光同尘。”
进而言之。灿烂与枯萎本来就只是事物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灿烂过后是枯萎。零落成泥后又孕育出新的灿烂。无所谓哪个好哪个坏。其各自独特的魅力。就看你怎样去欣赏了。比如月亮吧。总有阴晴圆缺。不能说圆月就一定比缺月好。一勾新月或一弯残月。同样充满诗情画意。“杨柳岸。晓风残月”。不也是令人赞赏的千古绝唱吗?因为有变化。有圆缺。才使我们见到了生命的完整形态。从而更加珍爱人生。
推荐阅读:每一个爱傻笑的人,心里都有放不下的痛
所以。惟俨和尚说得好。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不偏执。不强求。顺其自然。才是明智的态度。如果你一味钟情于“灿烂”。那么。一旦灿烂变成了枯萎。就难免会产生“黛玉葬花”的悲哀。那将徒生多少烦恼啊!
不管外界形态、环境、条件起了什么变化。不管是灿烂还是枯萎。不管是年少还是年老……安然知足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种形态……
(精选)更多相关说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张蕴紫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安然于每一个年龄():https://www.chinawenhui.net/weixiaoshuo/9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