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说说恐惧。这是生命唯一真正的对手。只有恐惧能够打败生命。它是个聪明又奸诈的对手,这一点我太了解了。 它没有尊严,既不遵守法律也不尊重传统,冷酷无情。它直击你的最弱点,它可以毫不费力地准确地发现你的最弱点在哪里。它总是先攻击你的大脑。刚才你还感觉平静、沉着、快乐。紧接着,恐惧装扮...
(71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作者:洞见·李思圆 对于钱财,很多人费尽心思,想据为己有,算计到最后却两手空空。 而有些人,不拘泥于一时蝇头小利,慷慨大气,反而能赚得盆满钵满。 《后汉书》里一句话说得好:“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予之为取。” 一个人对钱的...
(614)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清风畔,杨柳岸,携一缕忧伤,葬尽昨日的黄花。 夜未央,疏影藏,弹一曲离殇,捏碎弥留的暗香。 尘世纷乱,落红清寒。梦回秦楼河畔,婉约的竖笛声,夹杂着淡淡的忧思,诗弄着小桥流水。风肆意着轻烟细雨,凌乱了幽梦中的飞絮。止步于林间小径,不舍碎去的烟雨,迷失在那一季的繁花中...
(84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叶与树 曾一同体会了 春的柔美 夏的火暴 曾一同经历了 春雨的滋润 夏阳的考验 也许早以习惯了 彼此依靠 彼此存活 也许都曾以为 在它们的世界里 不会再有狂风 不会再有骤雨 却早已忘了 秋的存在 在秋...
(72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网络日志_好文章阅读网 曾不止一次说过,做一个读者,就要有一个读者的样子。一个读者,看文章可以不认真,可以不批评,可以不鼓励赞美,也可以不加评论,但绝对不可以不问自取,这是一个读者的基本素养。也是文化界的潜规则,更是身为读者的自尊!我没有资格说什么,因为说了,也是没用的,更...
(70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作者:洞见Allergy 软舌无骨,却能碎心。 鲁迅在《立论》中讲了一个故事。 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全家欢天喜地。 满月时,抱出来给客人看,想得到一点好兆头。 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 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 有人说:&l...
(88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母亲是个薄命的女人,之所以说她薄命,是因为她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抚养三岁的他长大。母亲还是个不会疼孩子的女人,对于感情,她是木讷的、惜言的,有时候,在他挨过一顿毒打之后,怀疑自己是不是母亲亲生的。许多村民说,他父亲面包死了后,母亲精神受到刺激,感情交流就有了障碍。儿时的他,去玩伴家玩...
(113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作者:洞见Allergy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前几天吃饭,听见隔壁桌在议论旁边一对情侣: “这个男生都不笑,内心肯定比较阴暗,十有八九原生家庭不幸福,可惜这个女孩子了。” 说得像是认识了这个人很久一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非常喜欢用细节去...
(75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且以优雅过一生。 作者:洞见·荠麦青青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被钱钟书称作“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一生都活得清醒自持。 在是非原则上有清晰的认知,在困厄...
(69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他前两天通过彩信给我发了两张照片。” 小洛坐在咖啡馆的沙发上,半个身子都快要陷到一旁的阴影里,昏黄的灯光照在她一半的脸上,有种若有若无的落寞。 “哦,发了什么?”小洛的话激起了我的兴趣,我赶紧坐直身子,翘首期待她能讲出点让我觉得新鲜的八卦来。 小洛跟他的前任分手已经有两年多了,鲜有联系,...
(87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雨又下了。 夏尘站在阳台上。看着孤单单的细雨。 一个人的方向==孤独。 孤独正慢慢淹没着夏尘,淹没着细雨,淹没着一切。。。。。。。。。 夏尘原本想,一个人的时候可不可以不忧伤,可不可以不孤独。 雨夜无声。 阳光暖暖的,温温的照进来。夹杂着雨夜里的泥土味。让人感觉到早晨空气的新鲜。 出去走走吧。。。...
(70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作者:洞见·燕穿杨 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苏轼曾感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的确,人生就是一段旅程,道阻且长,坎坷不断。 其中最难过的三道坎,就是得失,名利和生死。 得失原上马,名利水中鱼,生死云中电,纵然我们尽心竭力,也多...
(69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历经世事沧桑,内心纯净而丰满。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中年,是人生的分水岭。 年少时意气风发,以为一切尽可掌握。 半生已过,我们逐渐成熟平和,才在千帆过尽后看清中年生活真实的模样。 人到中年最大的成熟,莫过于:放下面子,戒掉情绪,克制欲望。 01 放下面子 网上曾有一个...
(74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春去春又回,燕去燕复归,是流年的脚步过于仓惶,还是人生的花季过于短暂,在这迎来送往的转角里,浑然不知该将思念的心弦如何安放。犹记昨夜冬风方才悄然离场,带走了梦呓之中的风霜,渐行渐远的却是那风雪中依稀模糊的身影和那永远也无法归去的原乡。三月的暖阳却接踵而至,使得萧飒的季节换上了清越的韵律,沉睡的土地...
(101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秋瑟潇潇,揣着不平静的心境,看那消失的消失的背影,目光在陌上花开时绽放,含着深情与勇气,淡淡的,静静地,念着,想着,遥望着,执着着。  ...
(80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满而不损,满而不盈,满而不溢。 5月21日,小满。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 中国人崇尚谦逊,讲究细水长流。 故而小满不同于其他节气命名。 如小暑之后是大暑,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唯独小满之后,不再有“大满&rd...
(62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来源:进击的阿秀 原文摘要: 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自“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如果你看过关于管理的相关书籍,那就一定听说过彼得·德鲁克—&mdas...
(72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周末回老家,看到屋后的几株月季正开得热烈,想着待会要去拜祭母亲,我便采了些,然后扎成了精致的一束。老公说:“这花行吗?还是我去花店买一束吧?”我摇头,这些花株是母亲生前种下的,她是喜花之人,她要看到自己种的花开得这么好,应该会很开心吧? 记忆里母亲一直是特别喜花、爱种花的,...
(70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时间过得多快,还有几天就是2020年的清明节了,而清明节再过后十几天便是母亲去世一周年的日子,仿佛是眨眼之间,母亲居然已经离开我一年了。不敢想象,却俨然是事实,那个原本我真真实实可以摸到、抱到的人终是没熬过那场病,她走了,留给我的只有思念。 母亲去世后,我一度夜不能眠,每有恍恍惚惚,母亲便入得梦来...
(71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在我们川东老家,几乎每个农历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些特别的东西吃,比如端午的粽子,中秋节的糍粑,腊月的腊八粥。而清明呢,一是沿袭传统习俗上坟扫墓祭拜先辈,二是喜欢到山坡野地采摘些清明菜,用糯米、大米面做成形状各异的野菜粑粑,老家叫它“清明粑”。 清明粑的原料是一种叫清明...
(73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妈突然去世了,是夜里无声无息地走的,她生前最怕麻烦人,连去世都不打扰人,妈总是为子女着想,怕我们花钱,怕我们过不好。妈去世后,我很想梦到她,却未梦到过。如果有灵魂的话,妈的灵魂也不愿打扰我们,妈就是这样,处处为她人着想,从未为自己考虑过。 梦不到妈,我常去妈的坟前祭奠,给她烧烧纸,摆摆供什么的,这...
(89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作者:洞见·苏眉细细 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畏将来 杨绛先生在清华求学的时候,写过一篇散文叫《收脚印》。 江南一带有个说法,人去世后,灵魂需要暂时留在人间,把他生前留下的脚印处理干净。 当灵魂们寻着往日的脚步,一次次忆起往事,看着自己慢慢被遗忘时,...
(88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认知的四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以一个简单的标准,可以把人的认知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第二层,知道自己不知道——对未知领域充满敬畏,看到自己的差距...
(87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春菜中,我最喜欢吃的是香椿炒鸡蛋,那是母亲的味道,故乡的味道。 小时候,院子里有香椿树,比母亲高出很多,香椿芽冒出来的时候,母亲就开始盯着,生怕错过了采摘的时间。等到香椿芽长够了尺寸,母亲便将一米高的凳子放在香椿树下,笨拙地站在凳子上,小心翼翼地采摘起来。阳光透过树的缝隙晃着母亲的眼睛,她不...
(83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