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柳侯祠》,南去20里,去看白莲洞。 先我30余年,两位古人类学家到这里作野外考察。他们拿着小耙东掘掘、西挖挖。突然,他们的手停住了,在长时间的静默中,3万年光阴悄悄回归,人们终于知道,这个普通的溶洞,曾孕育过远古人类的一个重要系脉。 今天,至少亚洲的许多人类学家都在研究他们的种族与“白...
(60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客寓柳州,住合离柳侯祠仅一箭之遥。夜半失眠,迷迷顿顿,听风声雨声,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挡眼有石塑一尊,近似昨夜见到神貌。石塑底座镌《荔子碑》《剑铭碑》,皆先生手迹。石塑背后不远处是罗池,罗池东侧有柑香亭,西侧乃柳侯祠,祠...
(64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我一直想写写“江南小镇”这个题目,但又难于下笔。江南小镇太多了,真正值得写的是哪几个呢?一一拆散了看,哪一个都构不成一种独立的历史名胜,能说的话并不太多;然而如果把它们全都躲开了,那就是躲开了一种再亲见不过的人文文化,躲开了一种把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躲开了无数中国文人心底的思念与...
(69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 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
(538)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 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 入夜,苏州人穿过2500年的街道...
(66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场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
(57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恕我直言,在我到过的省会中,南昌算是不太好玩的一个。幸好它的郊外还有个青云谱。 青云谱原是个道院,主持者当然是个道士,但原先他却做过10多年和尚,做和尚之前他还年轻,是堂堂明朝王室的后裔。不管他的外在身份如何变化,历史留下了他的一个最根本的身份:17世纪晚期中国的杰出画家。 他叫朱耷,又叫八...
(65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
(63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我到过一个地方,神秘得像寓言,抽象得像梦境。很多长住新加坡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听我一说,惊讶万分。是韩山元先生带我去的。韩先生是此地一家大报的高级编辑,又是一位满肚子掌故的乡土历史学家。那天早晨,他不知怎么摸开了我住所的大铁门,从花园的小道上绕到我卧室的南宫下,用手指敲了敲窗框。我不由林然一惊...
(66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属于一个(或几个)种族,属于身体上某些特征与别人不同的一个群。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信仰总体。 语言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无名氏的作品,像山岳一样伟大。 ...
(604)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其一 很难相信一座如此繁华的城市会放逐出一块如此原始的土地,让它孤零零地呆在一边。从新加坡东北角的海岬雇船渡海,过不久就能看到这个岛。 船靠岸的地方有三两间简陋的店铺,一间废弃的小学。小学操场上壅塞着几十辆破旧轿车,据说是由于年老从城市里退休下来的,但因性能完好不忍毁弃,堆在这里,谁想逛岛...
(55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其一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壅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楞楞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
(55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1988年12月15日。 我家住在上海西南角龙华。这是一个古老的地名,一闭眼睛,就能引出不少远年遐想。但在今天上海市民心目中,龙华主要成了一个殡仪馆的代名词。记得两年前学院宿舍初搬来时,许多朋友深感地处僻远,不便之处甚多。一位最达观的教师笑着说:“毕竟有一点方便,到时候觉得自己不行了,用不着...
(87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妈妈打电话来,叫我下次回去时再买两罐大的胃散回家,因为上回我买的胃散已经吃完了。 “怎么会呢?我不是才买回去没多久吗?” 妈妈说:“因为那些囡仔都爱吃胃散,平时都吃着玩,很快就吃完了。” 听妈妈讲起,我们小时候也喜欢吃胃散,一人吃一两匙,胃散没两...
(67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小时候最盼望的是过年,因为可以买一年一套的新衣服,到了年底,几乎每天都会嗅到新衣服那种棉香了。 布鞋也是一年只买一次,穿到破了,只好赤脚去上学,期待新年赶紧到。 我还记得那时我们买的卡其制服叫作“太子龙”,布鞋的牌子是“中国强”。 新衣、新鞋买回...
(66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台湾人自称“番薯仔”,那是因为番薯在农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番薯叶子叫作过沟菜,非常甜姜,带着微微苦甘味,是一年四季不缺的。 番薯的吃法,在乡下可以写成一本食谱,番薯饼、番薯糕、番薯糖、番薯汤、烤番薯、烃番薯,炸番薯,焊番薯……可以写一大串,...
(61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有一个关于禅者的笑话说:两个有烟瘾的人,一起去向一位素以严苛出名的禅师学习打坐。当他们打坐的时候,由于摄心,烟瘾就被抑制了,可是每坐完一注香,问题就来了。 那一段休息时间被称为“静心”,可以在花园散步,并讨论打坐的心得。每到静心时间,甲乙两人便忍不住想抽烟,于是在花园互相交...
(63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在香港的中国百货公司买了一个石湾的陶器,我从前旅行时总是反对购买那些沉重易碎的物品,这一次忍不住还是买了,因为那陶器是一个赤身罗汉骑在一匹向前疾驰的犀牛上,气势雄浑,非常生动,很能象征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境。 百货公司里有专门为陶瓷玻璃包装的房间,负责包装的是一位讲标准北京话的中年妇人。她从满地满墙...
(504)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有一位中学的校医,天生有神经质的倾向,因此神经衰弱,又得了胃肠病和失眠症。也由于自己的疾病,他对学生非常暴躁,甚至到了学生得病也不愿找他诊治的地步。 这位校医由于自己是医生,几乎试尽了所有的药方,也尝试了针灸与食物疗法,但一点也没有好转。 他感到十分惭愧,作为医生连自己的病都束手无策,竟又拿学生...
(61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和几位新认识的朋友泡茶聊天,有一位问我:“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感受到无常呢?” 我说:“无常是随时随地都在的,只是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不能感觉罢了!就像我们正在喝茶的这一刻,这个世界有人正在热恋,而有人刚刚失恋;也就在这一刻,有人正在死亡,而有人刚刚诞生;这一...
(86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午后,路过一家家具店的门口,看见老板坐在门口打瞌睡。 他打瞌睡的动作相当奇特,不像一般人只是点头,而是从腰部以上打折倾斜,整个人好像要载倒在地上一样。 更奇特的是,他每次倾斜的时候,口水就从嘴角流出来,到整个腰部倾斜九十度的时候,他的上身会弹回来,口水又咻的一声吸了回来。 由于他打瞌睡时非常有...
(61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海边拍照、写生,朋友中一位是摄影家,一位是画家,他们同时为海边的荒村、废船,枯枝的美惊叹而感动了,白净绵长的沙滩反而被忽视,我看到他们拿出相机和素描簿,坐在废船头工作,那样深情而专注,我想到,通常我们都为有生机的事物感到美好,眼前的事物生机早已断丧,为什么还会觉得美呢?恐怕我们感受...
(49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有一年我到屏东乡下旅行,路过一座神庙,就进去烧香。抽签。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把抽签当成有趣的事,一点也不稀奇;但那一次在屏东庙里的抽签却是稀奇的,因为抽中的是一张“下下签”。在我的经验里,抽的签至少都是中上的,很少抽到坏签,那是我抽中的惟—一张下下签;尤其...
(63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有一个青年,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 他到了阎王爷的面前,阎王从生死簿上查出,这个青年应该有六十岁的年寿,他一生会有一千两黄金的福报,不应该这么年轻就饿死。 阎王心想:“会不会是财神把这笔钱污掉了呢?”于是把财神叫过来质问。 财神说:“我看这个...
(598)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他的声名远播,原因是他每天开市卖的第一件东西,不论价钱高低,都是以成本出售,这“开市不赚”的哲学,使得他的摊子每天清晨都有人排队等待,要买下他的第一件东西。 有一天,我在他的摊子上看中一把印度喇叭,第二天起早去买,发现摊子前...
(50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