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自力 寒冷的冬天里,我常常想起一件发生在冬夜的往事。 1994年的冬天,我还在外地求学,那年学校放寒假比往年迟一些。我和几个老乡钱包都告急,剩下的几十块钱只够车费了。 “我们走回家吧!”一个老乡提议。“好啊,离家也就大概50公里路,既可以锻炼自己...
(75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9刘桂华 走出家门,看到挂在阳光下一刀刀抹好料的肉,一条条剖开肚在绳上荡秋千的鱼,就想起那些年的年味。 那些年,家境并不富裕。对过年,母亲还是很隆重的对待。 腊月初,母亲开始除旧迎新。挑吉利的日子起洋沟。将屋后的沟起掉杂草脏物,让整条沟又平整又干净。然后再挑日子,将床顶、箱子、柜子用油...
(62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9孙垚 故乡,是离家的孩子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念想。即使在梦中醒来,思乡之情依然会弥漫心房,想念的泪水会情不自禁的流淌。 浓浓的年味将心底的一切打湿!愈近年关,故乡就成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心里魂牵梦绕的地方。年的味道,在清新的空气里就能够嗅到。这一阵一阵的风里似乎还藏着故乡爹娘那一声声亲切的呼...
(75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9陈平章 川东嘿多山旮旯⑵ 如今都成好踏踏⑶ 民风淳朴人情浓 待客有酒有朒朒⑷ 朒朒有肥又有瘦 不过统统都叫肉 朒朒切法花样多⑸ 蒸煮烹炸说不够⑹ 其中一样嘿特殊 要切须得杀年猪 年丰猪肥农家乐 呼亲唤邻来庆祝 话说宣汉毛坝镇 镇...
(1068)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李燕翔 在农村老家,有个传承多年的家规;大年三十中午丰盛的饭菜上桌后,母亲要先盛上一碗饭汤,站到屋门外喝完,再说上一句“大年三十喝碗汤,来年猪肉吃不光”的吉利话,全家人才能开始吃饭。 记忆中第一次经历这事儿,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大年三十午饭前。那年我刚...
(69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莫小君 疫情再次严重,又一次阻挡许多人们回家过年,有些地方已鼓励人们就地过年,也在采取措施相应的措施,让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的年。这让我想起去年疫情与楼里邻居抱团过年的情景。 去年,第一次遇到了新冠疫情,在上海带孙女的妻子发消息说:因疫情就不回来过年了,她和儿子一家就在上海过年。没有亲人...
(100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王晓阳 大寒退场,腊月将尽,立春款款来临,开启了春天的序曲。 “春为一岁首”,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立春时节春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豸...
(60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魏青锋 年味是从一碗醇香的八宝粥开始的。 从踏入腊月的门槛开始,村里的婆姨们就在聚在打麦场的墙根下面,嬉笑着边晒太阳边剥拣食材,长满冻疮的手仿佛剥开一个个丰满的日子,你簸箕里是莲子,我筛子里是花生,又陆续来了端着红豆的,挑拣完了就用你的莲子换我一些红豆,她的黄豆换些别人的糯米,记忆中...
(59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高桃芝 腊月是一坛醇厚的陈年老酒,浸润着一股香甜的年味儿。我的老家在乡村,腊月有许多传统的习俗,让我最陶醉的回忆就是扫扬尘、祭灶神和恭迎玉皇大帝,引爆了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我们全家人一大早起来打扫卫生,俗称“扫扬尘”,寓意有四重喜。第一喜,是...
(618)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蒋绍斌 过年贴年画,是中华民族传承历史悠久的年俗文化之一。南朝《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初一,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称之门神。”由此可见,门神画就是年画的最初雏形。始于秦汉的年画,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和社会发展,年画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而“...
(166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姜利威 在我的心目中,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这古诗词,就是我们传统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用凝练的语言,和平仄的韵律,表达和描绘一个丰盈而美丽的意境,不管是诵读,还是想象,都给带给人无尽的诗情画意的无限美好。 而牛,从古至今,也是不少文人墨客所书写的主要内容,牛,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和它身上的...
(67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赵自力 我家有个传统,新年的第一天,给孩子们的不是压岁钱,而是他们喜欢的书。 于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一大早,在孩子们的“新年好”的稚嫩声中,长辈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书籍一一分发给孩子们。在书香浸润中,开启了新的一年幸福模式。用书香压岁,这是新年最好的打开方式。 ...
(674)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苑广阔 现在总有人感叹,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却很少有人想过,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在哪里,是什么。在我看来,年味淡了,是因为烟火气淡了,很多人都觉得小时候年味浓,正是因为小时候过年的烟火气浓。 过年时最先飘出的烟火气,是父亲面包打扫院落,清洁卫生时焚烧各种垃圾的味道。距离过年还有三四天...
(88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程应峰 从咸宁到北京,是应一家杂志社盛情邀约成行的。 在这之前,曾有几次与北京擦身而过却没有真正融入北京的经历;还有几次进了站,上了车,却因事不能成行,不得不退票回程。为这一次出行,我作了充分准备,请好了假,彻底根除了后顾之忧。 怕误点,我提...
(154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李付春 过了年走亲戚,这也是过年的一项“程序”。走亲访友所带的礼物,这么多年来也都与时俱进了。 为啥我说“所带的礼物”而不是“所送的礼物”呢?这是因为七十年代初期,人们走亲戚时所带的礼物是不能都留下的。尤其盛礼物...
(64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陈金丽 初春,带着旖旎的风,欣欣然而来。我伸开双手,欢迎春天的到来。初春、天气渐暖,太阳明媚,我去了桃花谷,渴望见到一个如初春一样明净的男子,他有初春一样的爽朗,初春一样的纯粹,他是我心中如画的男子。桃花谷,游人如织,大家欢笑着,桃花蓬蓬勃勃地开着,好一个美丽的初春。我虽没有得到自己...
(74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彭思佳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但还不是春天本身。如同上演一幕大剧,锣鼓已喧天,观众已如潮,但艳妆的花旦还在幕后静静等待。她要在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之后,才款款登台。春天就是这样,它也要让你懂得春的弥足珍贵,才能更加珍惜。“立春”就是这幕大...
(60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段亚明 春天的脚步悄悄走来几天,往年春日清晨酣睡中的我总会让窗外鸟鸣声唤醒。春的脚步如此轻盈,还需要鸟儿通知我。 经过整个冬天的蛰伏,整个身体由内到外都充斥着满满的躁动情绪,想冲破这厚实盔甲的束缚,让变得慵懒无比的神儿、魂儿迎合着春的气息鲜活起来,灵动起来。 春如同娇怯,害羞的少女般...
(78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戚思翠 春日,回乡村老家。6岁的侄孙女小兮,缠着我说:姑奶奶,老师让我们回家“摸”春呢。春天能“摸”到吗?一个愣神:“摸”春……多么熟悉的字眼——久违的词儿!我...
(57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甄建萍 杏花,桃花是属于春天的。 “桃花春,杏花春。桃杏妖娆如个人。”这是宋代诗人王之道《长相思》里的诗句。意思是:春天桃花开了,杏花也开了,争奇斗艳,这花,这春色就像你一样春色明媚,丰姿绰约。这里的“个人”,可理解为美丽的少女,花与少...
(76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李永海 冰雪融化了,大地渐渐解冻,河水变得清澈透明了许多,风儿也变得温和柔顺了,没了原来的刁钻刻薄,变得大度、宽容,让人觉得舒适,甚至有些暖洋洋的。这时候树枝开始萌动,它们储蓄了一冬的能量,早已做好了准备,时刻蓄势待发。柳条变得柔软妩媚,喜鹊在树枝上早已耐不住了寂寞,在暖暖的阳光下,...
(62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赵自力 俗话说“春风不刮,草木不发”。春风似温柔的剪刀,裁出了柳树的绿丝绦;春风似高明的魔术师,一夜之间变出了各类野味,被人们尝得有滋有味。 最先被端上饭桌的,是荠菜。还是早春时节,荠菜就冒出了嫩叶,洗净后脆生生、水灵灵的,看着就想吃上一口。无论...
(48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霍寿喜 钟嵘《诗品》曰:“春风春鸟,秋月秋蝉……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古代许多文人骚客面对美妙的春光,或对风咏歌,或对雨轻吟,竭尽夸张比兴之能事,却没有忘记遵循大自然的气候和物候规律。 春风多是柔和的,但一般人却很难用语言说出&...
(58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向荣 细若丝发悄息无声 温柔与万物牵手 似不再把寂寞滋生 让远去的时光 不再有离愁别恨 因翠绿的大地 早已被你轻吻得 缠绵悱恻一路相生
(69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李职贤 春天里,雨丝绵绵,打湿冬眠小生灵的温床,春雷擂响战鼓,宣布春天正式启航。 春天里,燕子奏响电线杆上的五弦琴,为天下苍生送上一阕妙曼的乐章。从早到晚,布谷鸟在枝头喃喃自语,预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猪肥羊壮。蜻蜓低翔,亲吻着湖面上的潋滟春光。蚂蚁跋涉在绿草丛中,不断调整头顶的天线,...
(64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