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航夏,终于消了酷暑,一转身匆然离去;秋,迈着轻盈的脚步,跟着节续明澈登场。秋刚一开始,就让人眼前一亮:翘首仰望苍穹,天宇深邃,辽阔高远,净幕湛蓝;低眉顾盼四野,大地丰实,五谷飘香,缀满金黄。秋之时令,聚天地清正之气,在尘世间酝酿升腾,最终化生成飘逸凉风,吹散闲适悠扬的云朵,吹得长空碧玉透秀,四野...
(60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赵自力在乡下老家住了几天,秋高气爽的况味,农村特有的风光,让我心情变得沉静而美好。静谧的夜晚,常常有虫儿鸣叫,“吱—吱—吱”的声音此起彼伏。听惯了城市喧嚣的我,一下子被这些久违的歌声所吸引。我倚在床上,手捧一本书,和着那一夜美妙无比的虫声,一点点感觉时光的流逝与美好,感慨“虫声新透绿窗纱”的美妙。作...
(60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姜利晓到了中秋节前后,家乡的秋枣就成熟了,那一树树的枣儿,红红的,或者是红绿相间的,一颗颗,一嘟噜一嘟噜,一枝枝,有些结的实在太多的,会把枣树的树枝压得弯弯的,这样不用太过费力,就能轻轻松松地摘上一些吃,那滋味真叫一个甜。在乡下,栽种着许许多多的枣树,一到每年的这个时节,成熟的枣儿,就会缀满枝头,绿...
(54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刘杰农具是农人须臾不离的伙伴,时间久了就有了灵性。?头是农具里面的大哥,挖、刨、耙、平都用得上。尤其是山里人家,?头几乎四季不离手,居家过日子,置办一两把称手的?头是必不可少的。?头最好是马嘴镇街道里苟铁匠打的,他家祖传三代铁匠,只要是“苟记”铁匠铺里出的货,质量绝对杠杠的。好马还需好鞍,?头好还需...
(67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逄维维我习惯望月。和喜欢无关,和附庸风雅无关,和节日更无关,只要有月的日子,就望,无论是圆的、弯的、大的、小的、城市的、乡下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是月我就自然地举头。读书的时候,中秋节是没假放的。就算巧遇周末,也舍不得花那百八十块钱回趟家,用母亲的话说,不值当的。就这样初中、高中、大学的中秋节都是在...
(56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王晓阳“一岁露从今夜白,百年眼对老天青”。秋风渐凉,天高云淡,白露轻轻地来了。白露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这一天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温差能达10℃,所谓“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小时候,每到白露节,母亲总是特别留意天气,温情叮嘱我“崽,晚上睡觉要盖好被...
(64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王丽小区一楼车库里,住着一对老夫妻。婆婆中风了,落下偏瘫的后遗症。爷爷每天给她翻身擦洗,喂饭喂水,从早到晚精心伺候着。空了还帮婆婆按摩,整天围着婆婆转,没有一天不忙的。在爷爷的努力下,躺了几个月的婆婆病情有所好转,可以坐轮椅了。天气好时,爷爷推着婆婆晒晒太阳,看看上学放学的孩子,婆婆一脸的满足。再后...
(59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徐学平入冬过后,世间的一切喧嚣似乎都慢慢地沉寂下来了,繁华的街道渐显冷清,空旷的田野倍增萧条。抬头,眼前的一幕令我有些喜出望外,寂静的夜空中飘起片片雪花。雪花漫天飞舞着,飘在田野里,落在树梢上,停在草叶间,留在屋檐的那一片瓦沿边,轻轻地,缓缓地,无声地喧嚣,宁静地热烈……片刻之间,呈现出一个洁白的童...
(598)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吴利强饺子可以天天吃,但冬至吃饺子有特别的讲究。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饺子形状像元宝,含有发财的寓意,吃水饺就是期盼往后的日子财源滚滚来。民谣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水饺又叫饺饵,吃水饺是为了祛病驱寒,在严冬里不冻耳朵。不管出于怎样的认识,我们单位的同事每年吃水...
(69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张广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着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的诗句,我仿佛在历史的光环中,看到了若干绽放的身影,或伫立在月下,或行走于水边;或醉卧在花间,或流连于风前。他们在时光深处,以绽放的姿态,谱写的完美华章。无论是东篱采菊、南山种豆的陶渊明,还是山月照琴、渔歌入浦的王摩诘;无论是独居孤山、植...
(69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孙黎冬天北方最美的景致,莫过于雪,所以一进入冬季,北方人更盼着下雪,特别是盼那第一场雪的到来,如同久别老友盼重逢,期待着那约定好的时刻,生怕对方因各种原因误了归期。可是雪又从不轻易许诺什么,来了便就来了,不必接待,无需仪式,宛如恋人突然间出现在对方面前一样,要给予的就是那份惊喜,还有全心全意的爱所带...
(683)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赵自力如果冬天不下雪,似乎就没有冬天的味道。小时候家住在北方,冬天下雪是最常见不过的了。大学毕业后我到了南方工作,从此便很难看见雪的踪影。有一年,南方也下起了小雪,虽然落地即化,但立刻让整座城市生动起来。记得当时还在上班,透过窗外望着漫无天际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下着,一种久违的感觉袭上心头。我趴在窗台上...
(57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李永海“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又快到了,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冬至时父亲熬的羊肉汤。冬至也称数九,也就是说,从冬至开始,就要进入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节。古人有数九寒天之说,有人说三九四九才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日子,可在北方,刚进入冬至,外面的世界早已是白雪皑皑,冰冻三尺。因为北方下雪早,父...
(61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一场秋雨过后,秋风萧瑟,大雁南飞,菊花盛开,寒露款款而来。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草木凋零,寒冷的秋风扫荡天地,万物归于萧条平静,常常引发古代文...
(56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陆锋 秋往深处,是静默的。 雀鸟不知何时已经离去,翅膀的扑腾声仿佛就在昨日,又好像是在前日,一如它来时,是今天,亦或是昨天。总是这么悄无声息。 那小小的一方荷塘里,不复挤挤嚷嚷。荷花已谢,独独剩了几株荷梗如不甘心又无可奈何的垂垂老者耷拉着脑袋站立其中,荷叶早已斑驳。...
(60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潘玉毅 秋风起了,蝉声未绝。蝉从这棵树飞到另一棵树,蝉声也跟着蝉的踪迹从这棵树的枝头跳到那棵树的枝头。 显然,在很多人的记忆里,秋之声响即是昆虫的声音。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早在八九月间,天地万物已为这场丰收做好了铺垫。丰收在即,蝗虫们陆续出来作祟了,它们匍匐在水...
(65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秋天这本书是被秋风打开的,它的封面是怒放的菊花。西风送爽,一身傲骨的菊花,从元稹的诗句中“秋丛绕舍”“遍绕篱边”地走了出来,从郑板桥的《墨菊图》里呼之欲出。知了高歌了一个夏天,也疲倦了,慢慢退出天地间大舞台。蟋蟀晚上还在尽情大合唱,声音响亮。不知不...
(65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门前蜿蜒的小河升起丝丝白雾,习习的凉风抚着岸边红扑扑的山楂。鸟儿不时地飞来,轻快地啄着。边上的板栗,还裹着厚厚的盔甲,等待着成熟。 远处,金色的稻田连成了一片,江南的晚稻即将成熟。露水浸染了叶片,稻子的气息,混合着果木的味道,随着露珠飘散在空气中。让人忍不住抽起鼻子嗅着,那...
(59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居田园,秋至,门外也只剩下清风、篱笆、野菊花了。 几根细竹,疏疏地围出几畦地。从春到秋,翠绿到苍白,细竹走完了一生,自此,只是一截篱笆而已。牵牛花在上面攀爬过,枝蔓伸展到哪里,花儿就开到哪里。小鸟啁啁啾啾站在上面,啄啄羽毛,小憩片刻。 黄叶落了满地,连空气都是枯瘦的,只...
(578)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鲍安顺 秋日紫薇花团锦簇,灿若云霞,在目光中一朵朵迎风而舞,细碎的花儿密匝匝聚在枝头,舒展如云彩般的花絮,是那些鲜艳的小花蕾,一簇簇一枝枝,连成一树春风遐思,开成了一片绵延优雅的万种风情。当微风吹来,枝叶摇动,花潮欣然起伏汹涌,让人怦然心动,也令人...
(64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怎的一转眼的功夫,树上的叶子便随风落了下来。秋叶落时,谁听到了它的声音?谁又感知到了它的那份无奈?只因秋已来,秋风吹,秋雨落,那曾经在枝头上的绿叶,此时也因节气的变化变黄,变枯,一阵秋风吹过,便随风落下。 秋叶落无声,它在我们没能留意到它的时候,便离开了枝头,飘落在了街头,最终永远地消失在了...
(572)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妈妈用秫秸结扎的篱笆,圈着一园秋景。 雾是大地的情人,濛濛雾气在菜园里氤氲,蛐蛐乐此不疲欢唱,为秋送歌。 几只茄子,?踝帕常?褂屑父鑫骱焓粒?嗟姆?叮?簧俾┱?亩菇歉傻每斐刹窈塘耍?鸵桓鍪旌玫馁凉希?揖龆ò阉??吕矗?闶嵌郧锢锤龌?龅淖?怼� 几场秋风粉墨...
(60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孙克艳 进入深秋,大地便呈现一派萧条之气。百花早已谢了枝头,形容枯槁;即使草木仍有绿意,然而那绿意却侵染了萎靡与颓败,没了春天的生机与夏季的炽烈。此时,“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正是赏菊的日子。 菊花品种繁多,色彩斑斓。多数菊花都颇有&ldqu...
(59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曹庆国陪客游承恩寺,在文管所门前小坐,吹着阵阵凉风,喝上一口山泉冲泡的清茶,暑热全无。品茶漫谈之中,一股清香扑入鼻息,心情瞬间如出水芙蓉一般清幽。循着清香望去,与门前的古桂树相遇,只见翠绿的叶片间,一簇簇洁白的小花探出头来,白白的,香香的。这一望便印象深刻,于是在心里认它做了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古桂...
(686)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薛国英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 一年一度的中秋就快要到了,市面上各色读书月饼也纷纷登场亮相。 记得小时候,每年八月十五,母亲都会从邻居家借来做月饼的模具,给我们做上几个月饼吃。 那模具是木制...
(574)人喜欢发布时间:2023-03-01